骨科康復時間: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后的功能康復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常發生的骨折,保守治療因長期卧床人的生理順應性下降,容易導致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血栓、壓瘡、泌尿系感染、便秘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現代越來越傾向於积極的手術治療。隨着手術的廣泛應用及手術技能的提高,術后康復顯得非常重要。良好適時的康復不僅能促進患肢運動功能的恢復,而且對預防併發症和伴發症有积極的意義,對提高病人生存質量更為重要。

術前康復指導

做好術前健康評估,配合醫院進行各系統的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併發症,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粗纖維的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耐受力,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術前指導病人床上大小便,正確使用便器,以利術后儘快適應。術前指導其深呼吸、咳嗽、咳痰訓練,預防術后長期卧床而致的墜積性肺炎。深呼吸訓練,可練習吹氣球。肢體訓練,可指推髕骨,同時進行雙上肢肌力訓練和擴胸運動,以預防心肺系統疾病,從足踝向髖中心做環形或擠壓式按摩,可明顯降低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術后康復護理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進行心電監護,觀察病人的意識、脈搏、血壓、呼吸變化。對麻醉未清醒者,應去枕平卧,頭偏向一側,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保持切口引流管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並記錄。引流袋應低於傷口位置,防止逆行感染。經常擠壓引流管,搬動病人或為病人翻身時,注意保護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壓,保持切口敷料清潔、乾燥,有滲血、滲液時,請醫生及時更換。

病人為仰卧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固定,兩腿間墊一軟枕,以防患肢外旋、內收,膝下墊一軟枕,鼓勵病人做屈伸趾、踝關節運動,增加下肢肌肉肌力及血液循環,以利於消腫,加快血液循環。密切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感覺,經常按摩肌肉,也可以使用抗血栓的藥物。適當地應用病人鎮靜、止痛葯,保證病人休息。

協助病人做擴胸運動及翻身、叩背,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囑病人多飲水,使痰液稀釋,亦可以增加尿量。保持會陰部清潔,防止泌尿系感染。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經常做腹部環形按摩,從右到左,周而復始,增快腸蠕動,鼓勵病人儘早在床上運動,儘早下地活動,以預防便秘的發生。

術后應用氣墊床,術后2小時,可指導病人家屬用兩手交叉一起伸入病人的腰臀下部,以抬高臀部,每隔2小時1次;第2天可指導病人用健足蹬床,使身體離床,以防止壓瘡的發生。病人的體位應2小時更換1次,同時經常按摩受壓部位。

術后康復訓練

術后當天麻醉消失后即鼓勵病人進行股四頭肌收縮、踝關節背伸或屈曲、趾關節鍛煉,由於術后當天因手術刺激、體力消耗大,鍛煉1次或2次,1次鍛煉5分鐘,可由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

術后第1天,指導病人進行股四頭肌靜止性收縮,將膝關節伸直,使下肢肌肉用力,然後放鬆,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避免活動量過大,做到循序漸進。

術后第2天,繼續腿部肌肉及關節活動的鍛煉,患側踝關節屈伸或抗阻力活動,也可在醫生指導下,用持續被動運動機(CPM)行髖、膝、踝關節屈伸被動運動,幅度30°~40°,每次30分鐘,每天2次,以不痛或微痛感為限。

術后第3天~第7天,繼續腿部肌肉及關節活動的鍛煉。

術后1周,膝關節可完全屈曲,病人可坐於床邊,患膝下垂擺動,增加膝關節活動範圍和肌力,防止肌肉粘連。

術后2周,協助病人離床功能鍛煉,扶拐立於床邊,在病房慢慢行走,患肢不負重,健側跟上,逐漸增加步行距離與時間,以病人不感疲勞為宜。

術后4周,做X線檢查,了解骨痂生長情況,決定下地負重時間。開始不分負重,做提踵練習,半蹲起立練習,以增加負重的肌力。X線攝片有大量骨痂生長,骨折線模糊後方可完全負重。

出院病人定期門診複查,時間分別為3個月、6個月、12個月。出院后一定要保持髖部的正確位置,循序漸進增加活動度、肢體力量和下肢負重行走能力,要求3個月內雙膝不交叉、不坐矮椅子、不在床上屈膝而坐。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xywy.com/

【其他文章推薦】

牙冠增長術治療費用  

兒童益生菌了解知多少?

隱適美隱形牙套注意事項優缺點說明醫院比較

※關於性病檢查你應該知道的9件事

※不敢相信菜花就是這樣治好的

紫錐菊萃飲這麼多口味?哪一款比較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