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峰 | 每一台手術都應是完美的

這是一次曠日持久的

尋醫之旅

曄問

問尊嚴,問名聲

問靈魂,問態度

……

READ ON

陳曉峰

每一台手術都應是完美的

人 物 介 紹

陳曉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胸心外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內最早開展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人之一。主持及參与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三項、主持上海市科委重大資助項目一項、主持及參与完成上海市科委基金資助項目三項。近幾年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國家級核心雜誌50餘篇、國外雜誌SCI收錄30篇。主編及參与編寫胸外科專著7部。

擅長胸部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尤其是肺癌、縱膈腫瘤、賁門癌、食管癌、肺結核的外科治療;對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療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在肺減容手術,氣管、隆凸、上腔靜脈切除人工血管置換術、氣管支氣管成形術、肺動脈及支氣管雙袖式切除術有深入的研究。在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早期肺癌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有很高的造詣。

採訪筆記

“從早上九點站到晚上九點,這台手術做了十多個小時,這一天沒吃過一口飯,沒喝過一口水,病人輸血量超過1萬cc。”幾年以後,他還是願意說起這台手術,一台他推不掉的手術,在外院已經動過四次刀,內部結構全都混亂了,誰都有理由拒絕,但是他說不出口,“一來,我是願意挑戰自己的,越是難的手術,越是興奮;二來,他慕名而來,把我當做最後一根稻草,我不願意辜負誰。”

華山醫院胸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陳曉峰,擅長胸部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尤其是肺癌、氣管腫瘤、縱膈腫瘤的微創外科治療,尤其是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療,是國內最早開展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人之一。在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早期肺癌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單操作孔胸腔鏡肺恭弘=叶 恭弘腫瘤切除手術”是他的成名絕技。從肺科醫院來華山醫院掌旗,他沒想到兩年內把科室帶到一個嶄新高度,二十張病床的手術量在一千多台,他半天的門診近100位。“既然來了華山,總希望科室能有神經外科這樣的高度和地位,將來能有100張床位,十幾位高級職稱的醫生,好好為華山的胸心外科正一正名。”

他的刀法學自華西醫學院周清華教授,“極其嚴謹,極其自律,極其自信,他總是說,最完美的手術,就是眼下正在做的這一台。”

“好醫生不但要刀法好,還要有思想,是個心理學家,還是個談判專家。”他坦言,有時候人心難測,幾年前有醫鬧官司波及於他,病人家屬不分青紅皂白把連他在內幾位教授一起送上被告席,並且糾結一幫學生來醫院遊行,這事讓他耿耿於懷,“本來病人基礎就很差了,醫生不是神仙,死亡不是醫生可以控制的,四位主任一起上陣搶救了,我們已經儘力,雖然遺憾,但問心無愧。”

他很少有空閑時候,幾乎沒有雙休日,偶然有假期,他居然會悵然若失,“我不像同行,比如愛好美食的方教授,我的生活挺無趣的,離開手術台,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也許去畫畫,筆墨山水,花鳥蟲魚,誰知道呢,早年喜愛,但穿上白袍,一切愛好都撂下了。”

我問他: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你甘心嗎?他笑了:你應該也有體會,你自己說呢?

我點頭,在別人看來,我的工作是輕鬆自由的,人們總會誇大它的美好,忽視它的艱辛——要嚴格遵守每天練筆的習慣,再忙也保證每年看完上百本書,只是盼望在為數不多的時刻,那些天賦的靈感悄然出現,凝結成字句,氤氳成深意。

日以繼夜,昏天黑地,永不停息的自我懷疑,這是每個寫作者必然要跨越的關卡。一旦在平凡里完成些許蛻變,更多的障礙也會呼嘯而來。一旦落筆成文有成長、有共鳴,環伺的惶恐,最終會被由衷的愉悅取代。堅持一生,也心甘情願。

我想,我的感觸應該與他這樣的外科醫生,如出一轍。

1無影燈下快刀手

他是無影燈下的戰士,刀鋒上的舞者。

施術麻利、動作穩健、不拖泥帶水。他說,每台手術都應做得如女神般完美無瑕。他就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陳曉峰。

身為外科醫生,手術乃看家本領,因施術時間短、手術精湛,陳曉峰得一“快刀手”的美譽。同行後輩更送其“一上手術台,手術即刻完美收官”的褒獎,其中包含了同行後輩們的敬仰與折服。

以最快速度完成手術,此非一日之寒,“患者雖已全麻,身體卻在承受切割之苦,在氣血漸虧間頑強支撐。”如感同身受,陳曉峰以“縮短患者術中受苦時間”為目標、保證手術質量為前提,力求加快施術進程。制訂目標看似簡單,實現起來犹如一趟遠征,需跋山涉水、越過困阻,才可登巔,觸及雲日。

因手術技術出眾,很多患者慕名而來。“許多別的醫生認為不能開的刀,都推到我這裏來。”他收治了很多疑難病例,80%獲得成功救治。他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能因為困難就望而卻步,“當你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手術,證明你已比別人前進了一大步。”

目前陳曉峰率領的胸心外科團隊,床均手術量為國內之首,其個人手術量每年1000有餘。“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帶動整個團隊,早日將華山醫院的胸心外科擠進全國重點學科行列。”團隊在慢慢成長,看到團隊日漸壯大,陳曉峰內心是欣喜的。

2心馳神往醫生夢

陳曉峰,出生於山西長治,父母均為當地知名醫生。

在醫療資源匱乏的六七十年代,醫生慣出夜診。誰家夜裡患疾,派人叩門,父母即遂隨同應診,周而復始。那時,年紀尚幼,只知父母工作忙碌,年長些許,他明白父母辛勤付出所蘊之深意:救死扶傷、着手成春。此番領悟,使得陳曉峰早早給自己定下奮鬥的目標:同父母一樣,懸壺濟世、造福百姓。

志向一立,興奮告知,卻遭父母強烈反對。孩子乃父母心頭肉,自己辛苦足矣,只盼其成年工作穩定、生活安逸。但反對無效,高考恢復的第四年,陳曉峰堅定地在志願表的每一欄內都填報了醫科,目標既定,雷打不動。其終以高出同級生近40分的傲人成績被山西醫科大學錄取,雖與首選的北京醫科大學失之交臂,卻也為自己開啟了夢想之門,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跨出了強有力的一步。

五年光景轉瞬而過,到了畢業分配之際,帶着幸運成為了實力雄厚、且頗有名氣的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當時山西省城外唯一一所三級甲等醫院(前身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胸心外科的一名住院醫生,從此正式踏上行醫之路。

其實,胸心外科並非其首選,年輕氣盛、體力好,自覺骨科才是其最好的歸屬地。但都說日久生情,伴隨時間推移,陳曉峰日漸青睞外科專業。山西省地處太行山區,環境污染嚴重,人們普遍喜食腌制食品及烈酒,生活習慣較差。因此,罹患食管癌幾率較其他地區偏高。

“每天都有三四台食管癌手術,幾年下來,手術非常熟練,因為相同病例太多,想着本科時期沒有好好鑽研,既已踏入工作崗位,不能再碌碌無為、默默無聞,想拓寬眼界,增加外科知識,所以決心考研。”

經多方打聽,陳曉峰最終被慕名已久的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普胸外科主任周清華收作為徒。幾年勤奮刻苦,使其秉承了周教授一絲不苟的學術態度,手術也日漸精湛。“周老師擅長肺部手術,在肺癌的外科治療、中晚期肺癌治療方法改進等方面,均有精深的研究。”在周老師的熏陶下,陳曉峰快速成長。

至今陳曉峰仍以周教授視為學習榜樣。而身為科主任的他,也早已成為被榜樣的那個人。手術之餘帶教年輕醫生、授業解惑;休息之時,勤閱文獻,獲取學科的最新進展。醫學得以發展,靠得就是醫生孜孜不倦的探索與發現。

3腔鏡技術領頭人

來到華山醫院之前,陳曉峰曾在上海肺科醫院任行政副主任。期間跟隨國內胸外科前輩丁嘉安、童穩圃、徐志飛教授學習腔鏡技術。十年前,患肺癌者以晚期多見,之後,隨着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通過體檢確診出的肺癌病例,以早期或早中期為多。因腫瘤面積小,傳統開放性手術創口大,所以以創傷小佔優勢的腔鏡技術,在業內逐漸獲得青睞。

“我接觸腔鏡技術較早,2010年肺科醫院已開展腔鏡技術的手術治療。此技術創傷小、對人體組織破壞少、術后疼痛度低、創口癒合快。但對醫生的要求甚高,術中,醫生看到的只是二維手術界面,方法是在體外採用長手柄手術器械操作,靈敏度及操作感低、發生差錯率相比開放性手術高。因此,要做腔鏡手術,必須掌握胸、肺部解剖層及病理知識,通過理解和熟記的方式來學習。因為之前有做大手術的經驗,手術功底紮實,所以腔鏡技術,我學得很快。”

陳曉峰的腔鏡技術在國內已是首屈一指。隨着研究的深入,腔鏡技術的開孔慢慢由最初的4孔操作逐漸減少為單操作孔,此項技術遠超海外。為進一步推廣單操作孔胸腔鏡技術,陳曉峰於今年主編出版《單操作孔胸腔鏡肺恭弘=叶 恭弘肺段切除手術圖譜》,本書介紹了陳曉峰團隊施行單操作孔胸腔鏡肺恭弘=叶 恭弘肺段切除病例、肺恭弘=叶 恭弘肺段解剖、單操作孔肺恭弘=叶 恭弘肺段切除術的操作特點和手術步驟。首發當天,70多位來自國內各大醫院的著名胸外科專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該書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

術業有專攻,陳曉峰做到了。但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手術會不斷優化,所以他要求團隊不能自我鬆懈,憑着精益求精、穩紮穩打的學術態度,在外科領域勇往直前。

口述實錄

唐曄:還記得自己獨立完成的第一台手術嗎?

陳曉峰:在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做住院醫生的時候,一次機緣巧合,主任臨遇急事,派我上任。因為山區,食管癌病例特別多,每天要跟3~4台食管癌手術,副手、拉鈎輪番做,所以非常熟悉手術流程。但真正上場,內心還是十分緊張,就盼主任快點回來幫我,當然手術最終順利完成。第二天查房,主任檢查患者傷口,對我說手術做的非常好。被主任表揚那是相當興奮的一件事,何況這是我獨立完成的第一台手術,意義頗深。當天午飯,給自己多加了兩個菜,算是自我鼓勵。

唐曄:現在,您是以怎樣的狀態進行手術?

陳曉峰:穩紮穩打,不亂陣腳。全程比較輕鬆,不會特別緊張,手術時會定下心,不讓自己手忙腳亂。所以,同事們都樂意跟我合作。

唐曄:術中最怕患者出現併發症,例如大出血,遇到這樣的情況,您會如何處理?

陳曉峰:我反而會興奮,在我這裏,覺得大多數手術都可以拿下,比如手術難度較高的單操作孔氣管隆凸成形術,一般要3小時左右,我都能順利完成。之前有個病例,術中患者血壓降到0mmHg,心跳也已停止,我們全力搶救,最終將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處理緊急情況,緊張是沒有用的,反而誤事,醫生需要沉着冷靜,而不是手忙腳亂。所幸的是,至少目前我的行醫生涯中還未遇到此類搶救無效的病例。

唐曄:有沒有令您做到崩潰的手術?

陳曉峰:崩潰談不上,但有做到虛脫的手術。患者是河南安陽人,50歲,患肺膿瘍,大咯血,來之前已做過三次手術,效果不甚理想,最後打聽到我,過來求治。大咯血患者若不及時手術,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答應試試看。手術從上午9點一直做到晚上9點,整整12個小時,期間患者失血過多,輸血量達1萬cc,院內庫存血漿全數用光,最後去血站調血。手術過程所有醫護人員都高度戒備,我全程站着,滴水未進,毫無時間概念。等到手術結束,整個人癱軟在地,後來直接倒在值班室的床上睡着了。之後病人出院,傷口癒合良好,情況一直不錯。這則病例至今難忘。

唐曄:身為科室主任,肩頭責任重大,華山醫院胸心外科慢慢崛起,期間您做了哪些相關工作?陳曉峰
通過各渠道培養,儲備實力雄厚的生力軍、提高科室的科研水平,比如科室成員的學歷提高、組織出國訪學及學術交流、加強手術技術的培養等。之前華山的胸心外科實力相對偏弱,兩年時間,經大家努力,我們科一舉拿下兩項國家科學自然基金、每年SCI出產量10篇有餘;科室內部平均1~2周組織學科進展討論會,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整個團隊蒸蒸日上。

唐曄:身為科室帶頭人,勢必要承擔很多責任,您對此怎麼看?

陳曉峰:一旦臨床出現問題,我會果斷站出,保護手下的醫護人員。因為我有這個能力來負責。不能因為一個小問題就讓手下醫生面臨困境,否則今後沒人敢從事醫生了。作為他們的領頭人,我要盡量創造良好的環境,使他們快速成長。

唐曄:從醫30年,有令您感動的患者嗎?

陳曉峰:有的。一位老幹部,患的是肺部疾病,來做手術。術后出院沒多久特地來看我們,並提出要資助胸心外科100萬元——老人家生活並不那麼富裕,這是他的畢生積蓄。這一善舉震驚整個科室。他說,住院期間親眼所見醫護人員的辛苦,所以同家人商議決心資助科室搞科研,造福更多的患者。而且老先生十分低調,死活不肯張揚,最後為了感謝老先生想舉辦感謝會,都被他婉拒了。

唐曄:醫患關係僵化的根源在哪?

陳曉峰:一是病人的不理解、二是無良媒體幕後的煽動、三是醫療消費化。目前,醫療自費項目佔據很大一塊,當人財兩空時,可能進一步惡化醫患關係,患者家屬無處泄憤,很容易就將拳頭落到醫生身上;現在網絡媒體發展很快,消息傳播只在一秒間,哪裡有醫療事件,立刻被曝光,而且矛頭多指向院方,媒體是個公共平台,我們需要正能量的傳播,而不是整天看打架吵鬧。醫生是人不是神,希望醫患雙方多份理解,一切就海闊天空了。

唐曄:您現在最想做什麼事情?

陳曉峰:把華山醫院的胸心外科發展起來,位居國內前列。我擅長胸部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尤其是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療;此外,注重肺癌的早診早治宣教工作。希望科室成員能在我的帶領下,將胸心外科建設成符合時代進步、令患者信任的國內一流科室。

唐曄:空餘時間您會做什麼?

陳曉峰:喜歡慢跑、打網球、看書、畫畫,但現在太忙,基本沒有空餘時間。白天上班、晚上查閱文獻、周末學術會議、出診手術,每天都安排得滿滿噹噹。畫畫是我的特長,當初要是考美校的話,我現在肯定是位畫家了。有時候出差,遇上飛機誤點,會跑去機場書店買本書來消磨,比如郝景芳的《北京摺疊》,我很喜歡。

唐曄:醫生的幸福感源自何處?陳曉峰當看到自己醫治的病人痊癒出院,那是醫生最大的幸福。還有就是得到病人的理解。醫患雙方相互信任、醫療氛圍輕鬆舒適、醫患關係平等和睦,這是每位醫生極力期盼的。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xywy.com/

【其他文章推薦】

※ 想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

台北植牙諮詢中心ptt

台中假牙推薦首選全瓷冠,回到自然的咀嚼狀況

※想請問桃園中醫診所擅於皮膚問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