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省電燈泡最省電嗎?第一次買燈就上手

  • 作者 : 曾沛瑜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你以為省電燈泡最省電嗎?其實省電燈泡反而是常用的螢光燈裡最耗電的!正確認識不同的燈,才能挑到一顆最適合你家的好燈。

每次到賣場看著各種光燦奪目的燈,總是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徘徊了老半天試圖比較出一個所以然,卻還是一頭霧水。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嗎?究竟該如何在茫茫燈海裡挑到一顆最適合我家的省電燈?

市面上較適合居家照明使用的燈主要是白熾燈、螢光燈、LED燈這三大類,想評估哪一種燈最適合自己,重要的是認識每一種燈的類型與優缺點。

白熾燈∣色彩真實

白熾燈包括鎢絲燈泡及鹵素燈。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蕭弘清指出,鎢絲燈是透過通電將鎢絲加熱至白熾而發光,所以溫度愈高,發出的光愈多。

鹵素燈則是鎢絲燈的進化型,為了讓鎢絲燈縮小,它外圍用的是更耐熱的石英玻璃,並灌進能帶走高溫的鹵素氣體以保持穩定,故名鹵素燈。

白熾燈的好處是價格便宜、演色性(色彩真實性)高,但缺點是耗能。在節能潮流的影響下,全世界正逐步淘汰白熾燈,經濟部能源局表示,台灣從2013年起,除了25瓦以下的白熾燈,其餘皆須符合規定的發光效率才能生產、販賣。

螢光燈∣經濟實惠

螢光燈是一般家庭最常見的光源,它包括省電燈泡、PL燈、T5、T8、T9螢光燈管(日光燈)、冷陰極管等。蕭弘清表示,螢光燈是透過電子撞擊水銀發出紫外光,再經螢光粉產生可見光,因此只要讓電子更直接有效的擊中水銀,螢光燈的發光效率就會愈高。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表示,省電燈泡剛推出的時候,大家都誤以為它就是最省電的燈,但就上述的邏輯來看會發現,其實一般直長形的日光燈比螺旋形的省電燈泡有效率多了。

林憲德說,別以為只有一般民眾搞不清楚,他曾遇過工學院的博士也在問,該不該把日光燈換成更節能的省電燈泡?他一聽差點暈倒。

所以,如果你不確定究竟哪種螢光燈比較省電,林憲德建議只要記得以下口訣:「長的比短的好、細的比粗的好、直的比彎的好、裸露的比有罩的好。」長度是為了讓電子有足夠的加速空間,使光效更高;愈細愈直的燈是為了讓電子更有效擊中水銀;而多了一層罩子的燈則會被掩蓋10%的亮度。

螢光燈的優點是便宜、節能、壽命長,但缺點是含汞、點亮速度慢、演色性稍差、會閃爍。蕭弘清指出,閃爍會造成視覺上的疲勞,引起頭暈、嘔吐,但目前幾乎所有的螢光燈都已改裝高頻電子安定器解決這個的問題,所以如果你家還在用傳統安定器的話,建議立即更換。

LED燈∣一點即亮

LED燈藉由半導體材料發光,林憲德戲稱它是「照亮自己而非照亮別人」的燈,這是由於LED的發光面積小,輸出能量較低,所以它較適合做為顯示,例如,號誌燈、長明燈,而非長距離的投射照明。

LED要做為大面積的照明必須有足夠的數量,蕭弘清解釋,過去LED不適合做為照明用途,因為要達到同樣的照度,日光燈的效果比較好,但現在LED技術逐漸成熟,大面積照明的效率已高過螢光燈。

LED的優點是沒有電熱燈絲,也不必透過氣體放電,一點就亮,是目前效率最高的光源,但缺點是售價貴、演色性不如白熾燈且穩定性仍不夠高,此外,光源體積愈小,輝度越高,所以LED燈的眩光也比較強。

第一次買燈就上手

如果不想再迷失在大賣場的燈海裡,蕭弘清建議可以透過以下步驟,找出一顆最適合你家的燈。

1.決定光源種類

不同的空間會有不同的使用習慣,家裡究竟該選什麼燈,其實應該先衡量不同的空間會如何使用電燈。例如,需要大面積、長時間照明的環境,如客廳、房間適合用螢光燈;經常開關燈的樓梯間、廁所,就適合能夠快速點滅的LED燈;冬天的床頭、浴室如果使用會發熱的白熾燈,不僅能照明還兼具保暖。

2.演色性至少80

演色性是物體在光源下呈現的色彩真實性,它的數值從0~100,愈高代表顏色愈自然,空間相對也會變得比較舒適、和諧,因此蕭弘清建議,居家照明至少要選擇演色性80以上的燈,否則顏色太詭異看起來臉色很糟,反而讓人覺得不舒服。

所有燈裡面白熾燈最接近太陽發出的自然光,演色性最高,Ra值訂為100,目前最好的螢光燈可以做到90以上的演色性,LED燈的演色性也可以達到80以上。

3.選顏色

燈的顏色稱為色溫,數值愈低,光的顏色愈黃。燈泡色偏黃光,色溫約3000K左右;晝光色偏白光,色溫約5000K(中午室外的陽光)~7000K。

燈色的選擇會影響家中的氛圍,冬天適合用燈泡色營造溫暖的感覺;夏天則建議換成晝光色創造涼爽感。蕭弘清表示,他曾經做過實驗,在同樣的溫度下,小朋友在黃光的環境裡會流汗,但在白光下就不會,所以色彩的確會影響生理的感受,因此他建議,家裡的燈應該要有換季的概念。

4.評估亮度需求

既然大方向已經確定,再來就是要評估你家究竟需要多少光能(稱為光通量,單位是流明,Lm)的燈,數值愈大愈亮。

蕭弘清指出,一般居家照明大概需要150~300Lux左右的照度(Lux),照度是每平方公尺有幾流明的光能(Lux=Lm/m2),所以只要知道空間是幾平方公尺就會知道總共需要多少流明的燈。

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閱讀的時候需要高達500Lux的照度,所以看書時一定要使用檯燈補足光源。

5.挑瓦數

瓦數是燈消耗的功率,所以當你確定家裡需要幾流明的光能後,再挑出瓦數最小的燈,就是最省電的選擇。

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包裝上沒有標示流明數,可以看發光效率(Lm/W),只要將發光效率乘上瓦數就是流明數了。

懶人選購法:參考「節能標章」 如果你真的沒空花心思去評估、計算,其實也可以透過「節能標章」簡單辨識何者為高效率的產品。擁有節能標章的燈至少有80以上的演色性,以及良好的發光效率。

環保節能這樣做

1.汰換耗能燈 能源局建議將大瓦數的白熾燈、鹵素燈換成省電燈泡或LED燈,如此一來,至少可省電75%。此外,可以將傳統安定器的T9螢光燈管換成電子安定器的T5螢光燈管,這也可省下20~50%的用電。而家中長亮的神明燈、光明燈如果換成LED燈,省電甚至可達89%以上。

2.不是燈愈少就愈省電 燈不是買的少就省電,如果在有需要的地方能隨時照明,反而會省下許多不必要的電費。例如沙發旁有閱讀燈、樓梯間有小燈,就不必老是為了一個小小的照明需求而把整個空間點亮。蕭弘清就笑著,他算過自己家裡大概就有120盞燈。

蕭弘清特別提醒,廚房流理台附近一定要加裝一盞燈,一般家中的廚房空間都不大,只要人站在流理台前處理食材,光線幾乎都會被擋掉,所以加裝這盞燈其實很重要,但卻往往被忽略。

3.燈最好一盒一盒買 蕭弘清建議,燈不要每次只買一顆,最好一盒一盒買,如此一來,燈在換季的時候有地方收納,不僅方便下次換季重複使用,而且整盒的燈也比較容易回收,不容易因為打破而造成污染。

4.節約待機用電 林憲德發現,家中的待機用電其實也很可觀,所以平常不會用的電器應該拔掉插頭,或是購買有設置開關的的延長線,將沒用的電器開關的關掉。林憲德也建議,如果你家尚未裝潢,可以一開始就從家中配電系統做調整。

5.節能習慣,隨手做起 除了淘汰耗能燈具,用燈習慣也是影響用電量很重要的一環。能源局提醒,在自然光足夠的情況下,其實可以不必開燈,此外,應該讓空間保持在合理、不過亮的亮度,最後,要記得保持隨手關燈的好習慣,減碳愛地球!

然而網路上謠傳,經常開關燈其實更耗電,蕭弘清表示,這是以訛傳訛。

經常開關燈擔心的是燈壽命會減低,如果只離開10分鐘就回來,那的確沒必要特別關燈,但如果會離開一段時間,隨手關燈還是比較省。

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三種電燈比一比

照明種類:白熾燈

演色性(Ra)(色彩真實性):100

色溫(K)(燈光顏色):3000(偏暖)

效率(Lm/W)(每瓦的亮度):10~20

壽命(hr):1000~2000

點燈速度(開燈後多久穩定):3~30秒

價格:低

適合空間:冬天的床頭、浴室。

照明種類:螢光燈

演色性(Ra)(色彩真實性):60~95

色溫(K)(燈光顏色):2800~7000

效率(Lm/W)(每瓦的亮度):省電燈泡:55~65 日光燈:80~120

壽命(hr):10000~20000

點燈速度(開燈後多久穩定):10分鐘

價格:中

適合空間:長時間照明的大空間,如辦公室、教室、客廳、房間。

照明種類:LED燈

演色性(Ra)(色彩真實性):60~95

色溫(K)(燈光顏色):3000~6000

效率(Lm/W)(每瓦的亮度):80~120

壽命(hr):8000~30000

點燈速度(開燈後多久穩定):立刻穩定

價格:高

適合空間:需頻繁開關燈的空間,如樓梯間、廁所。做為顯示用途,如指示燈、長明燈。

千百種燈Q&A

既然不是最省電,為何省電燈泡可冠上「省電」?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表示,省電燈泡的「省電」一詞是為了對比耗電量較高的鎢絲燈泡,過去美國家庭大多使用鎢絲燈,所以才有省電燈泡這個名詞呼籲大家改換較省電的燈。但台灣大部份家庭早已使用比省電燈泡更省電的日光燈或PL燈,所以這個名詞在台灣反而會造成誤解。

其實省電燈泡本名叫緊湊型螢光燈(Compact Fluorescent Lamp,CFL),也就是彎曲版的日光燈。

PL燈是什麼?

PL燈,Parallel Lamp指的是並排型的螢光燈,它也是緊湊型螢光燈的一種。

T5、T8、T9是什麼?

T5、T8、T9的T指的是Tube,也就是管子的意思。後面的數字代表的是燈管直徑,所謂T5是直徑為5/8英吋(約16公釐)的日光燈管;T8為直徑8/8=1英吋(約25公釐),T9就是直徑為9/8英吋(約29公釐),以此類推。

目前台灣最常見的日光燈是T8、T9燈管,但較新的T5燈管才是真正環保、節能的選擇,因為它直徑小,電子更能有效擊中水銀,且T5燈管裡的水銀是固態的汞合金,它不僅汞含量低,且不小心打破也容易回收。

聽說冷陰極管(CCFL)才是最環保節能的螢光燈,它究竟是什麼?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蕭弘清表示,冷陰極管是螢光燈的一種,因為它電極的溫度相對較低,所以稱為冷陰極,它最早用來做筆記型電腦的背光,但現在被LED取代,轉而發展成電燈,它比一般日光燈更細,所以相對更省電,含汞量更低。

但由於它的玻璃管很細,製作的難度與成本更高,價格也比較貴,且因為它體積小,所以同樣有眩光強的缺點,但蕭弘清也表示,如果是低亮度的省電燈泡,體積小的冷陰極管就很實用。

燈泡打破怎麼辦?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居家常用的螢光燈都含汞,量雖不至於多到導致中毒,但還是要小心別把燈打破,讓自己接觸到含汞的粉塵。

萬一不慎摔破,能源局建議:

1、馬上掩住口鼻,趕緊將門窗打開通風。

2、戴上口罩再打掃,小心玻璃碎片刺傷。

3、用報紙包好破碎燈具、粉塵,密封在容器或塑膠袋裡,外面寫上「破碎燈管╱燈泡」。

4、無論燈有沒有打破,民眾務必交由清潔隊,或販賣業者回收處回收。

林杰樑特別提到,如果燈沒有確實回收,可能會造成汞污染。當汞流進水裡就會污染我們吃的魚,滲到土裡就會汙染我們吃的作物,因此環保署強制規定廢棄的螢光燈都要確實回收。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160期

LED燈省電卻傷眼、致失眠?睡前這動作其實更傷

  • 作者 : 呂嘉薰
  • 圖片來源 : CC創用圖庫

近期,美國醫學會(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在芝加哥的年會上表示,LED路燈容易影響路人的夜間視力,比起舊版本的街燈,也對褪黑激素的抑制效果增5倍,會導致失眠或睡眠衍生的問題。

不少居家擺飾巧妙運用LED燈技術,國內外許多路燈也從水銀路燈汰換成LED路燈,但根據美國醫學會的報告,縱然LED燈具節約能源的優點,對人體健康卻無助益。這番發表引起討論,難道家用的LED燈泡也會影響視力和睡眠?

美國醫學會解釋,燈的色溫愈高,藍光成分愈多,出來的效果愈白,建議夜晚室外照明的色溫不應超過3000K。但LED白光燈的色溫達4000~5000K,具有很高的藍光,可能引起眩光,影響瞳孔收縮,也會抑制附近居民的褪黑激素,影響睡眠,重則致病。美國醫學會建議將LED路燈加上防護裝置,減少強光對人體的影響,並在非高峰使用時段調暗。

對此,邱眼科診所醫師邱宗聖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表示,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曾有研究表明,LED燈的光為短波、高能量光源,在可見光光譜上為藍、紫光,長時間暴露於這種節能燈發出的光輻射,會損傷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該研究建議檯燈等近距離使用的燈少用LED燈泡,且不要直視光源,每使用20~30分鐘要閉目休息一會兒。

可是,這個研究有盲點。邱宗聖說,研究團隊拿捐獻者的視網膜色素網膜細胞來作實驗,研究員使用等同100瓦燈泡的LED燈,距離30公分照射視網膜色素細胞12小時,連續照射3天共36小時後,發現93%色素網膜細胞都損壞。

「一般人不可能這樣長時間近距離盯著100瓦燈泡看,」邱宗聖說,近藍白光LED發射出來的紫外線也比一般燈泡多約5倍,但任何光線都會先經過眼角膜與水晶體才進入眼底,大部分的有害光線、紫外線已被隔絕掉,一般藍光屬可見光,只要不是刻意持續用力緊盯,居家使用對視網膜傷害並不大。*褪黑激素分泌與乳癌相關,應減少睡前滑手機、看電視和電腦

然而,光源的確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褪黑激素又與乳癌發生有關。乳癌防治基金會表示,夜間輪班者生理時鐘混亂,褪黑激素就不到正常人的一半,熬夜、開燈睡覺都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

木柵身心診所院長童祈彰說,光源對生理和行為影響甚鉅,睡前應避免暴露於光照,以免壓抑褪黑激素產生,與其擔心LED燈,電腦螢幕、電視、智慧手機等更可能是我們睡前緊盯的東西,對褪黑激素的抑制更甚,建議晚上將家中的燈光調弱,製造日夜分明的效果,有利生理時鐘運作、睡眠周期,睡覺時則關全暗,不但能一覺好眠,也比較健康。

文章出處: Web only

選對LED燈,省電不傷眼

  • 作者 : 陳俊辰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LED光源可能含有藍光,傷害視網膜。掌握4原則,使用LED燈不擔心。

家中一間間房替換省電又明亮的LED燈、走進賣場遇上燈泡特賣、電器行LED燈具一字排開,工研院估計,2019年LED燈將搶佔全球約一半的照明市場,這是頭一個時代,我們如此依賴一種人工光源,其中有無風險?

台灣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商育滿指出,LED原本用途是電子產品上的指示燈,2009年起才正式普及為照明用,這門科技年輕,因此傷眼疑慮不斷。

2014年公衛領域知名期刊《環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一份報告投下全球震撼彈,指出白色LED光源證實會損傷實驗動物視力,更精確說,是光源中接近藍色的高能量、短波長光線誘發了視網膜的病變。報告不只登上封面,期刊還特別找人寫專文評論,可見重視。商育滿正是此文章第一作者。

她解釋,LED光源是用通電會發亮的發光二極體晶元加上一片塗滿螢光粉的遮罩,例如藍色晶片搭配黃色螢光粉,就能合成一個「白光單位」,一顆燈泡由多個單位組成。但這類LED光源富含波長450~500奈米的偏藍光,恰好是最能激發感光細胞反應的波段。到目前為止,這類可能發出多量藍光的LED燈因成本較低廉,仍是佔市場約八成以上的主流產品。

肉眼能看見物體是因視網膜的桿狀細胞和3種分別感知偏紅、綠、藍色區段的錐狀細胞,「這3種細胞就像陸海空三軍,光線到達視網膜時它們就群起『接戰』,將光轉換成神經訊號,」商育滿用「輕輕碰一下就飛很高」比喻其中最敏感的藍光細胞。

推薦閱讀:(本文還沒結束,翻頁還有喔)

省電燈泡最省電嗎?第一次買燈就上手

LED燈省電卻傷眼、致失眠?睡前這動作其實更傷

感度高讓眼睛看得鮮明清晰,但利弊相倚,藍光細胞用高負荷換來高感度,過多的藍光會使細胞傷亡,偏偏這類細胞不但數量最少且無法再生,「就像敵軍進攻,空軍會第一波飛上天截擊,但如果被打下來,一架飛機就是幾億元,」她說。

錐狀細胞主要集中在視網膜中心窩的黃斑部,長期接觸過量藍光會誘發病變,這類型視力衰退如溫水煮青蛙,她提醒,一般人要察覺傷害,「短則7年,長則30年」,但等到警覺已回不了頭。

幸好,狀況有在改變。熟悉照明技術的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蕭弘清指出,早期LED燈的確較有藍光過量疑慮,不過2014年7月1日起台灣跟進歐盟規範,國內販售的所有室內用球狀LED燈泡都必須依CNS 15592認證檢驗燈光光譜(相當於歐盟IEC/EN 62471認證),短波長偏藍光低於標準才能在外盒標記「無藍光危害」。「現在市面上能買得到的盒裝球型燈泡,只要有確實走完檢驗程序,對眼睛是安全的,」他表示,給民眾吃下一顆定心丸。

蕭弘清也指出,多位照明專家都質疑國家標準檢驗局目前還只強制檢驗球狀燈泡,應趕緊把多種室內照明器材如檯燈、壁燈、吊燈等燈具也納進「無藍光危害」的查驗範圍。而且現行法規步調太慢,球燈以外的燈泡,例如技術更進步的管狀、平板LED燈還未強制納檢,完全要依賴廠商自主送驗,不但業者無所適從,少數黑心廠商也可能自稱合格。「遊戲規則快跟上,才能保障民眾,對產業也是好事,」他大聲疾呼。

蕭弘清估計,隨螢光粉配方和製程演進,現在球燈的藍光量已比早期產品減少八成以上。因此他認為,現在LED燈傷眼問題主要來自3~5年前的舊燈泡,「LED燈壽命長,但螢光粉會持續老化,愈老化藍光溢出愈多,」可能變成家中隱憂。

(圖片來源:陳德信)

把握4件事,LED不傷眼

儘管新一代LED燈對眼睛的長期影響仍意見分歧,日常生活中也幾乎到處可見LED光源,專家們提出最大公約數的4項建議,可較為安心使用LED燈:

1.選亮度適中、無藍光危害的LED燈

掌握4條件挑選合適燈具:

●暖色系燈的藍光量比白光燈少。

●光源色溫愈高,顏色愈白愈冷,所以家用建議選數值低的,4000 K以下較好。

●演色性80 Ra以上。演色性是物體在燈光下的色彩真實性,數字愈高顏色愈自然,空間也會顯得和諧、舒適。

●通過CNS 15592認證。

2.家有兒童選低色溫燈具

蕭弘清提醒,小學以下學童最常接觸的光源如檯燈,現在未強制檢驗,家長挑選時建議找具公信力廠商生產的無藍光危害燈具。商育滿也表示:「10歲以前的眼球組織相當細嫩,而且水晶體和玻璃體清澈透明,光線容易長驅直入,如果藍光過量,容易對視力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她建議不論LED或螢光燈,最好都選擇低藍光、低色溫(4000 K以下)的光源。

3.萬年LED燈泡要替換

可檢查一下家裡有沒有2014年以前出廠的舊燈泡,可考慮汰換。而如果發現原本暖色系的燈光由黃慢慢變白,甚至開始帶點淺藍色,表示螢光粉已老化,也建議換掉。

4.動過白內障手術要注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副院長、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祕書長蔡景耀指出,眼球內的水晶體隨著年歲增長,會慢慢變得混濁,能濾掉部分藍光,長輩如果剛因白內障開過刀,植入人工水晶體變回清透狀態,此時LED燈也會更刺激眼睛,可選擇色溫較低、不刺眼的燈具。

蔡景耀建議,想避免生活中的藍光傷害,可多吃綠色葉菜和紅、紫、黃、橘各類新鮮蔬果、莓類等護眼食物;白天外出時建議戴太陽眼鏡,濾掉陽光中的短波長光線。從小處做起,可練就一生的「明眼人」。

長期接觸過量藍光,黃斑部首當其衝,不必等年紀大就視茫茫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2類:

1.桿狀細胞:佔九成以上,負責辨別明暗和線條,讓人在微弱光線中仍能視物

2.錐狀細胞:佔約5%,大部分集中在黃斑部中心凹處,能在光線充足下敏銳辨識顏色和物體的細節。感應紅光的細胞最多、綠次之、藍光細胞最少

編按:此文為2017年發表,文中人、事、物背景或已有調整、變動,造成不便還請見諒。

省電環保LED白光燈 醫警告:有害健康

記者 錢怡君 報導

2016/06/24 22:07

環保當道,大家都在研發更環保省電的產品,例如美國各大城市,現在開始把路燈換成一種省電的「LED白光燈」,據說可以省下4成的電費,但現在美國醫學會警告,LED白光街燈影響人體健康。

這裡是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您發現了嗎?這路燈超明亮的。

民眾:「當街燈亮起,我還以為是白天,這很像是拍電影的(打燈)設備,晚上根本沒辦法睡覺。」

原來為了節省能源,紐約開始採購這種超省電和的LED白光燈,不只紐約,舊金山早就換了這種白光燈,據說一年可以省下了532萬美元的電費,合台幣1億7千萬,但現在美國醫學會說,這種環保的白光燈其實對人體有害。

醫生:「這會是個問題,因為任何人在晚上如果暴露在藍光下會讓他很難入眠,即是他沒有任睡眠障礙。」

原來問題出在這種LED白光燈色溫偏高,代表他的藍光也偏高。

記者:「為了安全和健康理由,現在可以來做個測試,這是2500K的色溫,是一個比較溫暖的和偏橘的色溫,但現在這些街燈的色溫是,它們比較白也比較亮,色溫是5600K,這是現在的街燈看起來的樣子。」

根據美國醫學會建議,夜晚的室外照明的色溫不應超過3000K,但這些白光燈超標很多,問題是這種藍光照射久了會有後遺症。

民眾:「我無法睡覺,這燈傷害我(健康),我的身體健康,這個真的很不好,因為你不知道到底怎樣,可能就莫名其妙死了。」

就是因為藍光會影響睡眠,所以包括iPhon手機都有一個調整燈光功能,就是希望手機藍光,不要影響使用者的健康。

醫生:「(藍光)影響睡眠的方式是,它會壓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啟動睡眠的重要賀爾蒙。」

不僅如此,藍光容易導致曈孔收縮,讓你的夜視能力下降,對駕駛人很不利,到底環保和建康如何取捨?美國醫學會建議了折衷方案,那就是把LED街燈加上防護裝置,期待減少強光對人體的傷害。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更新時間:2016/07/04 23:17

干擾身體自然節律 不當燈光影響健康


【大紀元2015年06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燈泡無疑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發明之一。它讓人們生活得更有成效,甚至還能防止犯罪。它讓大都市變為「不夜城」,不過燈火通明的街區,人們也休息不好。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電力照明可能損害人們的健康。

燈光使人難以入睡,干擾身體自然產生褪黑激素。睡眠減少和褪黑素受到抑制直接關聯到肥胖、心臟問題、糖尿病、抑鬱症,甚至死亡的發生。

為此美國公司Lighting Science Group(照明科學集團)設計了一組生物照明燈光。研究人員的想法是,人應該在合適的時間得到合適的光線。所以他們推出的產品是睡前提供一種燈光,需要清醒時提供另一種燈光。該公司的燈泡包裝上提醒用戶「接觸某些燈光可能產生生物影響,一些潛在的破壞性影響」。並附帶一個網址,該網站提供人工光源對健康產生潛在負面影響的信息。該公司的首席科學官馬西克希望在照明行業引起一場變革。

加州大學遺傳學和代謝專家科希認為這個做法不錯。他認為,產品包裝可以提供更多影響健康的細節。但就算人們更加瞭解了照明,也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他說,人們還需要瞭解電視屏和電腦這樣更加強大的高能光源,「想想有多少人凌晨2點看Facebook,這麼做更有害健康。我們需要使更多的人知道在錯誤的時間接觸某些光線會傷害健康」。

科學研究表明,人造光可能對健康產生破壞性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影響有多大,但暴露於某種類型的燈光會打斷睡眠,改變生理節律,加劇偏頭痛症狀,以及帶來其他問題。睡眠不足會引發肥胖、糖尿病、抑鬱、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短暫、癌症、車禍甚至死亡。

人造光使人體生物鐘晝夜節律紊亂,使人無法入睡或睡不好覺。不過人們如果前往燈光較少的農村居住,生物鐘還是可以調整過來。

燈光能抑制身體生產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睡前幾個小時由松果體釋放的激素,只有人處於黑暗中時才會分泌。褪黑激素會讓人感到睏倦。如果褪黑激素分泌得少,會引起肥胖和代謝綜合症。褪黑激素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對心血管健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林琮文

燈光會從哪些方面影響工作效率


整理 | 照明微課堂

一 色溫

為什麽辦公室不宜用暖光,因為暖光給人一種溫馨之感,長時間在這種燈光下容易使人犯困,降低工作效率。而明快的冷色燈光,則更有助於集中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圖:暖色系辦公室
試想想,把家居臥室的這種暖色燈光設計搬到你辦公室你會怎麽辦?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圖:冷色系辦公室

換個圖,是不是感覺完全不一樣,明亮、幹凈、簡潔的光環境讓人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態。

那麽,辦公室需要什麽樣的色溫呢?

先前的研究和看法認為,色溫的選擇和舒適度之間存在下圖所示的關系: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所以按照現行的照度標準,通常辦公照明會選擇 4000K 左右色溫。但是也有新的關於視覺生理和心理學的學術研究認為,色溫和視覺舒適度之間並不存在這種必然的關系。大家可以自行斟酌參考。

二 照度

照度的含義

照度,常使用於室內照明設計中的術語,指物體被照亮的程度,採用單位面積所接受的光通量來表示,表示單位為“勒克斯”(Lux、lx)。具體地說,1 Lux 等於一支蠟燭從 1 米外投射在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光的數量。10 Lux 等於 10 支蠟燭從 1 米外投射到物體表面的光的數量。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為標準,若傾斜照射則照度下降。

這裡所說的“辦公室照度”指的就是辦公室的照明亮度。

照度高色溫低的空間會令人感覺很悶熱,而照度低色溫高的空間則會令人產生陰鬱疲倦情緒。因此,在照度低色溫高的環境中辦公,人容易感到陰鬱疲倦,降低工作效率。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照度高色溫低的空間  照度低色溫高的空間
過低的辦公室照度會使人昏昏欲睡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圖:照度低,有眩光,整體昏暗,局部晃眼,人在這種環境下非常容易嗜睡,
但天花的刺眼反射眩光又會讓你睡不著,這樣的辦公室最磨人!這種設計最沒品!

那麽辦公室的照度應該怎麽提高比較科學呢?我們先聊聊照度的高低都跟什麽因素有關。

空間照度高低與什麽有關?

一般對同一個光源來說,光源離光照面越遠,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小;光源離光照面越近,光照面上的照度越大。另外,在光源與光照面距離一定的條件下,垂直照射與斜射比較,垂直照射的照度大;光線越傾斜,照度越小。

那辦公室照度的高低跟什麽有關?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認為跟燈具的數量多少、燈具自身的亮度有關,當然這也是相關的因素。燈具越多、越亮,可以增加光通量,提升辦公室的照度。除了燈的問題,還有其他因素,譬如燈具的懸掛高度、空間的面積及形狀、牆壁、頂棚及地板的顏色和潔汙情況等等。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圖:明亮的辦公環境

三 藍光危害

LED 時代,讓色溫的調節變化成為現實。而說到 LED ,我們可能就會想到一個熱門詞匯:藍光危害,雖然這並不是 LED 所獨有的。
那麽藍光危害究竟是什麽呢?

我們先來看張圖: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藍光危害的藍光主要指的是 464nm 波長的光線。現代科學發現,人眼的三種視覺細胞對藍光比較敏感,而這種光線從生理上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產生,讓人比較興奮而不至於昏昏欲睡(褪黑激素的分泌會使人產生睡意)。

從上圖可以看出,藍光的入射角度對人體的影響。圖中值得注意的是,反射眩光裡的藍光成分會對人體產生不舒適的影響(那我們看反射464 nm 光線的藍色物體時,是不是會不舒適呢?大家可以自行實驗一下)。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藍光是否會產生危害,其實不是一個定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定量的問題,需要看光源光譜裡所含的藍光成分的多少。因為,日光中本來就包含有藍光成分。上圖是自然光線下,人體在一天中所產生的荷爾蒙可的松和褪黑激素的變化曲線(荷爾蒙可的松可以刺激人體的新陳代謝)。

那麽,問題就來了!

(1)人們怎麽判斷一種光源是否產生藍光危害呢?

建議設計師選擇光源時,採用相對比較專業的做法:看光源光譜,並與日光光譜進行比對分析。這樣能幫助你進行選擇,尤其是針對現在市場上良莠不齊的 LED 光源,明顯藍光成分過高的就不要選啦

另外,我們都有經驗,標註相同色溫的不同廠家的光源,或者是同一廠家不同種類的光源,我們的視覺觀感是不一樣的。原因之一在於廠家的標註本身可能有問題,還有就是我們都是採用相關色溫來標註,同樣相關色溫的光源,其光譜成分存在差異。因此,看光源光譜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2)如果光譜中缺少藍光成分(或者不足)豈不是會影響人們在工作時的狀態呢?

答案是:對的!為什麽很多場所的燈光讓人昏昏欲睡?低色溫的環境更讓人容易產生困意?小編覺得都跟這點有一定關系。解決辦法,還是看光源光譜!

下圖是日光光譜表現出不同色溫時,光譜成分的變化曲線,大家從中可以看出色溫的原理,並作為看光源光譜時的比對借鑒(光源顯色性評估的最佳方式也是通過光譜分析):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回到藍光的問題。既然藍光能使人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那如何合理利用這種生理反應,是設計師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事分兩頭說。藍光多了會產生生理危害,藍光少了會降低工作效率,尋求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是通常意義上的最佳選擇。

但凡事都有特例:對事關重大的三班倒的工作場所,提高藍光的成分,從而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產生,使人保持亢奮,保證上班時員工的專注度。雖然有違人的生理需求,但卻是一種必須的設計。這也是夜班場所尤其是控制室和工廠等通常採用高色溫光源的原因所在。

但是呢,平時上班的場所,還是人性一點比較好,要是為了刺激員工而採用類似下圖那樣過高色溫的光源,想想就心累吶~

雲知光,辦公照明,Asensetek

圖:過於“明亮”辦公燈光設計,這是要把員工“榨乾”

四 照明要求

辦公室對於照明的要求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

(1)合適的光源色溫及顯色指數:在辦公場所中一般選擇 >4000K 的色溫,顯色指數選擇 Ra≥75。

(2)照明水平:不同環境、不同場所,對燈光的要求各有不同,辦公場所的照度應滿足使用要求,一般為 300-1000lx 。

(3)照明均勻度:合理布置燈具,使照度均勻,使辦公室最大、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之差小於平均照度的 1/3。

(4)舒適度和眩光控制:在視野內有過高亮度或過大亮度比時,就會使人們感到刺眼的眩光。防止眩光的措施主要是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布置光源。如使光源在視線 45 度範圍以上,形成遮光角或用不透明材料遮擋光源。

(5)安全性:主要考慮燈具結構的安全性,電器的安全性,燈具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是否通過 3C 認證等。

(6)節能和環保:選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率、長壽命、配光合理的燈具,高性能、長壽命附件等。

辦公室的照明還對照度均勻度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是越均勻越好,適當的照度變化能夠緩解整個辦公室裝修設計的氣氛。對於一般照明,照度最小值與平均照度值的比值不應小於 0.7 而對作業面鄰近周圍的照度比值不應小於 0.5 。

兼有一般照明與局部照明的情況,非工作區的平均照度不應低於工作區的一半,且不小於 200lx 。對於兩個相鄰的區域,辦公室與它邊上的通道,平均照度比值不能超過 5:1,且較低區域的照度至少為 150lx。否則在辦公室容易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變化,從而使人眼在該照明環境中的工作產生視覺疲勞。

當然,除了燈光,日常充裕的睡眠時間也要保證,睡眠時間普遍不足,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隨著夜生活成為一種文化,我們平均入睡時間已經從 90 年代的 9 點多到現在的 12 點(當然,這個數據還是比較保守的······)講了這麽多,就是想跟大家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少熬夜,多運動,養成良好生活作息習慣至關重要!

註:圖片來源網絡搜索、百亨照明、順聯照明

轉載自雲知光照明微課堂

房間燈光能影響人 情緒和決策


來自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的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情感,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明亮的光線下都感到更加強烈。

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及羅特曼管理學院管理學助理教授Alison Jing Xu,與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Aparna Labroo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以檢驗燈光與人類情感之間非同尋常的聯繫。

Alison Jing Xu表示:「其他證據表明,在陽光明媚的天氣,人們對股市更加樂觀,幸福感更高,並且更樂於助人。但是當天氣長時間黑暗、陰沉時,能導致出現季節性情感障礙。」

她還表示:「與這些結果相反的是,我們發現,在陽光明媚的天氣,有抑鬱傾向的人事實上變得更加沮喪。在春末和夏季陽光充足時,自殺率出現高峰。」

Alison Jing Xu和Aparna Labroo讓志願者在不同光線下評估了一系列事物,如雞翅醬的辣度、一個虛構人物的攻擊性、某人的吸引力、對特定詞語的感受以及兩種果汁的味道。

研究人員發現,明亮光線下的情感更加強烈。
在一個明亮的房間內,志願者想要較辣的雞翅醬,認為虛擬人物更具攻擊性,發現一位女性更有吸引力,對積極詞語的感覺更好,對消極詞語感覺更差,喝了較多「好喝」果汁、較少的「不好喝」果汁。

Alison Jing Xu稱,明亮的光線對我們情感系統的影響,可能是熱度和熱感覺觸發情感的結果。

她表示:「明亮的光線加劇了我們對包括人和物在內的不同刺激的最初情感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每天大多數的決定都是在明亮的光線下做出的。所以,把燈光調暗或有助你做出更加理性的決定,甚至更輕鬆地解決談判。

上班昏昏欲睡和燈光有關?揪出5大辦公室照明問題

  • 作者 : 林貞岑
  •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一樣是照明,使用得好,效果倍增;使用不當,後患無窮。要有令人舒適的照明,是有方法的……

你曾想過在蟲鳴鳥叫的綠光叢林裡上班是什麼感覺嗎?

有意思的辦公室

美國一間家具工廠,利用先進的燈光技術製造了虛擬加州海灘氛圍的工作環境,工作人員可以穿著海灘短褲、T恤上班,享受100%的新鮮空氣和自然光。有趣的是,根據美國《商業週刊》報導,這家公司的生產率因此增加了15%,其中,有8位被挖角跳槽的員工,在離職兩星期後自動回來報到,原因竟是他們「無法忍受其他單位晦暗的工作環境」。

台灣,熙來攘往的政府機關大樓內,頭頂上一排排日光燈照得透亮,工作人員鐵青的臉忙上忙下,這讓剛從國外唸書回來的文儀很不習慣,「為什麼公家機關的人臉色總是特別難看?」難看的臉色,不只出現在公家機關。台灣的辦公室多使用冷色系(色溫大於6500k以上)的日光燈,因此常造成工作人員看起來像「每天只睡一小時」的錯覺。這種現象很多住家也看得到。

一片慘白的辦公室

8年前,獲得照明設計學位與執照的設計師姚仁恭回到國內,即被台灣辦公室內的「燈火通明」嚇了一跳。「辦公室是一片慘白,每個人看起來都臉色發青,」在國外看過無數舒適的辦公室照明設計,姚仁恭對於國內照明水準的遠遠落後,印象深刻。

1970年美國康乃爾大學針對產業界所做的研究發現,適當的照明可以增加生產力及工作安全性。最近,美國《商業週刊》也報導了一間地方郵局利用簡單的自然光線,配合室內照明燈具的改善,將郵局生產力提高了16%的例子。相反地,因燈光設計不當所引起的健康傷害,也時有所聞。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發現,光閃動率過高(超過160赫茲),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當年,歐洲大量使用日光燈在辦公室照明設備上,許多員工抱怨出現眼睛不適和疲勞症狀,後來轉換為穩定性高,不易閃爍的新燈具之後,員工的抱怨減少許多。

勞委會的研究也發現,亮度不對,容易造成視網膜的疲憊。像作業背景燈光太強、電腦終端機螢幕反光刺眼,以及各種照明燈光設計不良的情況,使肉眼辨視度困難增加,作業時間相對加倍。

根據《康健雜誌》「科學園區健康大調查」,園區有七成以上的人每天坐在電腦前超過6小時,而最常出現的身體不適症狀就是眼睛疲勞,佔70.9%。「尤其是大量使用電腦的工作環境,更容易增加眼睛的負擔,」眼科醫師吳潮峰說。

視覺疲勞牽連其他身體的不適,曾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受訓,平日專職視力保健的吳潮峰醫師,臨床上經常碰到因為想避掉工作環境的強光反射,造成頸部肩膀僵硬酸痛及肌肉拉傷的例子。患者起先抱怨只有眼睛周圍覺得疲憊,然後慢慢地,因姿勢不良造成肌肉僵硬衍伸到頭部、頸部到全身肌肉,「難怪辦公室會愈待愈累,」吳潮峰說。他認為,良好的照明,有助於減少近視的發生。

而且,疲勞度與燈光熱度也有關係。燈泡、鹵素燈等會提高溫度的照明設備,容易令人覺得累。很多人有這種經驗:讀書時使用燈泡檯燈,昏昏欲睡。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蕭弘清也曾一開桌燈讀書就想睡,了解照明之後才知道,「不是想偷懶,而是溫度升高造成的自然生理現象,」他說。

要照得亮,更要照得舒服

然而,因為照明並不會對身體產生立即且直接性的傷害,時常容易被忽略。一項針對紐約辦公室的研究顯示,只有10%的辦公室符合電腦所需的視覺環境需求。

在台灣,即便是國家照明規範,也因訂定年代久遠(1970年)不符使用,目前正在重新審訂中。

究竟什麼樣的辦公室,才符合視覺環境需求?

「以前是亮就好,現在講求的是舒服,」擔任照明協會顧問,曾在台北科技大學教了近30年照明設計的宋平生教授,一語道出現今照明發展的趨勢。

■不反光

舒服的第一要件,首先是沒有刺眼的眩光(又稱反光)。可在電腦螢幕前置一面小鏡子,並以正常姿勢坐好,若是可以從鏡子內看見較亮的物體或光源,表示有反光現象。

此時應調整位置或螢幕,讓鏡中看到的光線變少,減少反光對眼睛的刺激,勞委會《電腦作業人員危害預防手冊》建議。

此外,所有的光源應有遮蔽和眩光保護,避免眼睛直接或間接接觸燈管或燈泡的強光。

許多辦公室會使用條狀或格子狀的金屬反光隔板來改善,但是燈管都看得見,「好的燈具應是,點燈,桌子亮了,抬頭卻看不到燈管。只要你看到任何一點刺眼的光,都是不合格的設計。」姚仁恭指著自己頭頂上,覆蓋著細格子狀反射罩的長方形燈具,看不到燈管,光線柔柔的從上灑下。

目前忙著制訂照明標準的勞委會勞工衛生安全組組長葉文裕,習慣在玻璃桌上鋪一塊塑膠墊避免反光。

坐在窗邊的美芬時常為白天的強烈光線所擾,放下百葉窗簾又覺得室內太暗,「可以在窗簾的下半部做小簾子或隔屏,陽光可以從窗戶上面照進來,又不會讓窗邊的人受到干擾,」蕭弘清教授建議。

■均勻合適照度

曾做過辦公室照明研究的中國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主任周鼎金,就發現國人特別偏好「明亮冷靜」的氣氛,大量採用晝光色日光燈管的結果,一般照度通常超過,周鼎金主任直搖頭說。

美國的研究中顯示,高照度會造成不舒適,尤其是照度1000Lux(照度的國際單位)以上,23%抱怨曾受到反射困擾;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喜歡400~850Lux的照度。

日本針對東方人所做的研究發現,500Lux為閱讀看書寫字的最低下限,照度低於500Lux以下,閱讀時會很吃力。美國照明工程學會則建議,一般辦公室作業面平均照度,以750Lux為及格標準。

有些人喜歡關掉天花板大燈,只留一盞桌燈工作,是錯誤的。「只可偶爾好玩,不可常做,」姚仁恭說,因為工作環境與視覺目標明暗對比強烈時,會造成眼睛瞳孔擴約肌收縮頻繁,容易疲累,因此閱讀時全面照明與工作照明必須一起使用,以免產生強烈對比。

專家建議,辦公室天花板的全面照明,通常不需要太亮(超過500Lux以上即可),個人可依需要添加檯燈或桌燈增加照度,是較彈性的設計。

■光源穩定不閃爍

光源穩定與否,維繫在一個白色塑膠外殼的「安定器」上。

從健康角度論,裝電子安定器燈具,比傳統安定器要好。常在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做燈具檢測的台灣科技大學教授蕭弘清便發現:「300元以下的檯燈,通常使用的是傳統安定器,會閃爍。」

安定器是日光燈的心臟,也是必要的裝置。傳統低頻安定器,燈管容易閃爍且笨重,但因價格便宜,仍常被大量使用於辦公室照明。

新式的電子安定器,可將工作頻率提升至30~70kHz,並改善燈管閃爍問題,瞬間點燈、重量輕、發光率高,高安定性高,「但價錢高,是傳統燈管兩倍以上,」飛利浦公司產品經理單仲翔指出,現在價格在千元之譜的檯燈,大部份使用電子安定器,但缺點是容易受到電磁波干擾。

電子安定器燈管可節省30%的電力,使用壽命較長,價格雖比一般多出2~3倍(約三、四百元),長期來看還是划算,蕭弘清教授認為。

■擅用暖光色

氣氛的營造,可以主導光源顏色,表現光線質感的色溫(K值)是主角。色溫數值愈高(超過6500K),光愈偏向藍色,會營造較冷靜的氛圍;色溫愈低,愈偏近燭光的黃紅色,較舒緩情緒。

但是,並無研究證實,黃光或白光,會影響人體健康,「其實愈接近自然光愈好,」眼科醫師吳潮峰說。一般接近自然光的色溫約在2700~3500K之間。

照明設計專家姚仁恭的「暖色光論調」剛開始遭遇到很大的阻力,常有人告訴他暖色光會造成工作效率不佳、不適合台灣熱帶國家等。姚仁恭只是笑笑回答說,沒有數據證明,他不相信,且美國全國都用暖色光,也沒有這種問題。

「不失真是暖色光另個優點,像歐美辦公室使用演色性(還原物體的本色)較佳的三波長燈管(利用紅藍綠三種基本色混合而成的光源,最接近自然色),是一種潮流。「就像拿做彩色電視顏料做燈管,物體看起來很逼真。」蕭弘清教授解釋道。

■因地適宜,選擇光線亮度

根據不同地點,選擇光源的亮度比例是室內照明的趨勢。因為年齡對明暗的需求不同,最好是每個獨立空間有開關,大型辦公區域可分隔成若干區域,以利單獨控制。德國燈具商歐斯朗在台灣的辦公室內,就裝設自動光源感應器,可依照室外光源的強弱,自動調整室內的光源。

且根據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建議,利用自然採光,可節省30%以上的夏季用電量。現今許多會議室採用的多重燈光設計,也是為了因應多功能的會議室運用。

■定期維修保養

除了省電、舒適之外,照明的保養工作也不可少。一般加裝反光隔板的照明燈具至少每半年擦拭一次,電腦螢幕、玻璃也應定期擦拭。

經濟部能員委員也會建議,評估燈管的使用壽命,適時更換新燈管。通常一天上班8小時者,兩年內燈管必須全部換新,24小時上班,8個月即需更換。

一個有用的方法是,在燈具上貼上換燈管的日期,依照廠商公布的使用時間折算,「像有效日期一樣,時間到了就全部一起更換,」歐斯朗副總經理彭子猷說,等到日光燈一閃一閃才更換,不僅日光燈效率變差,也影響視力。

燈,反映著文化

以上這些照明常識,都是近40年來世界研究照明的心得,然而,宥於國人不求甚解的態度,台灣照明設計落後許多,吃虧的還是消費者本身。

更有趣的是,台灣人不知道舒適柔和的照明才健康,卻以為燈光輝煌就是富裕、排場的象徵,使得家家戶戶幾乎都是豪華刺眼的大燈在頂,裝飾效果大於實用性。

歐美、澳洲等地注重陽光,但他們享受光也知道適度的運用光線。很多人懂得如何不多花錢,獲得有益身心的光線,利用間接照明,或是加上燈罩,數盞小燈,便營造家居溫暖舒適的氣氛。

姚仁恭家裡一盞大燈也沒有,只有一、兩個立燈、桌燈補足所需光源。「家裡不是要休息嗎?為何弄得跟辦公室一樣亮?」他說。

國內很多燈具廠商只求外型華麗,照具弧度設計不當,忽略照明設計基本的功能,「怎麼辦?只有把燈管藏起來。」曾經榮獲國際照明設計大獎的姚仁恭,不認為照明設計一定要花大錢,運用室內裝潢巧妙地把燈鑲在磁磚、柱子、天花板裡,或者書架下方,讓人「感覺到光,卻看不到燈具」。

已故作家三毛喜歡將不透光的美濃紙傘倒掛在天花板上,加上一個燈泡,就是一個別緻的間接照明方式。

相關行業缺乏照明專業的概念,是根本問題。

像是國外有照明碩士等專科課程,也有專業照明師的制度,國內卻因為沒有市場的需求,儘管電機或建築系開設相關課程,學生從事照明的也不多。

國外設計師因燈光照明的知識水平較高,迫使廠商不得不加強研發工作,「這是一個良性的互動,」姚仁恭說。他指出,目前台灣95%以上的照明工業仍是停留在造型,而不是看功能,「像是反射罩,根本很少人知道該怎麼做,」姚仁恭嘆口氣說。

抱著「光說沒有用,只有做給人家看」的信念,姚仁恭回國八年來,帶著他的團隊完成了570件以上的設計作品,包括大陸工程等。其他有企業照明設計的大樓包括富邦、遠企購物中心等。

勞委會勞工衛生安全組組長葉文裕記得,每次回家看到大陸工程大樓一片暈黃的燈光,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心中有種溫暖而踏實的感動。

充滿家居氛圍的辦公大樓,反而成為孤冷城市中的唯一慰藉。

你給你的辦公室照明打幾分?

(審稿專家: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萬弘清)

常見辦公室照明問題

1. 牆壁、桌面地面亮度過高:顏色淺的漆或是玻璃桌等,容易造成反光。採用綠色,可將反光率減少。凹凸不平處理的牆面,較不易反光。

2. 螢幕反光:調整位置或加裝護目鏡等。

3. 室外亮度太強:加裝窗簾。

4. 螢光及白熱光過多:天花板加裝隔板,減少眩光。

5. 樓梯間太暗:加裝足夠光源,維護安全。

部份資料來源:《電腦保健手冊》

法商在台分公司

位於民生東路的法商在台分公司的員工人數並不多,因此辦公室家庭化的溫馨氣氛,是燈光設計的重點。

法籍老闆堅持採用柔和的黃色光源,因此設計時整體採用不會反光的圓燈配合原木家具地板,周圍光源充分,可減少電腦螢幕反光。

以玻璃隔間,採用自然光使得空間變得明亮寬敞,並使用可以調動的會議室門板,平日可以一目了然從門口看到會議室的窗景;開會時將門版拉起即可進行會議,改善原本狹小空間的窒息感。

接待處的白色透光遮陽簾,既保有隱私感,又可營造家的感覺。(設計:優騰設計)

省電燈泡,省電嗎?

省電燈泡,事實上是日光燈管覆上燈泡的外殼,因此理論上比燈泡省電,但比較起一般沒有覆蓋物的日光燈而言,效率較差。

根據《消費者報導》針對市售日光燈做的比較,測試結果發現省電燈泡,功率因數僅有50%,且失真性高。發光效率以燈管外露者較佳。

大陸工程大樓

玻璃帷幕大樓裡,全部採用溫和的間接照明,剛完工時,其中五間會議室是採一般辦公室的直接照明,完工後,員工反應受不了那五間辦公室的「強光」,後才將其改為間接照明。

間接照明較為耗電,但因業主認為視覺健康最重要,堅持如此,整棟大樓採用間接照明的方式,至今仍為全世界少見。

因建築物本身為玻璃帷幕,如同燈籠般,不需特別的室外照明或燈光烘托,只需室內燈光一點亮,便會散發出獨特的味道,讓人印象深刻。(設計:大公設計)

辦公室照明如何改善?

1. 將傳統安定器改成不閃爍的電子式安定器(可自行更換)。

2. 多用日光燈管。因日光燈效率高出燈泡4倍,且較不會發熱,不易增加冷氣的負荷。

3. 避免反光。將燈光置於身後或上方,加上隔版、燈罩或護目網等。

4. 選擇合適色溫的燈管,或將部份燈管改為低色溫(3000~4000k)的暖色燈管,使辦公空間光線柔和。

5. 如何選檯燈:以坐下時眼睛餘光不會看到檯燈燈泡或燈管為佳者。如果燈罩太短,可加厚紙板將其延長即可。

文章出處: 康健雜誌23期

心理學研究:較暗的燈光 讓你更願意花錢


正在減肥的人或許做過這種事情:如果有不得不去的約會,那就選擇一家比較健康的餐廳,避免屆時美食當頭,受不了誘惑。但我們可能還忽略了一個因素:餐廳的照明也影響了我們的消費衝動!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商學院的新研究表明:黑暗的光線會影響人們消費時的判斷,讓人們更容易屈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非理性告訴我們「需要」的事物。

黑暗讓人想要及時行樂

研究團隊進行了3項研究:在光源充足或是昏暗的環境,讓被試者選擇,是要簡單實用的椅子或時髦好看的椅子;耐用的筆記本電腦還是時尚的;紀錄片電視節目或浪漫劇?結果,在3項實驗中,昏暗的環境都讓被試者偏向享樂的選擇。

黑暗阻絕了「別人」的存在

研究指出,黑暗讓我們與周圍的人連結性減弱,因此,我們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更多的關注。「環境光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 凱洛營銷助理教授Ping Dong說。「黑暗中,人們不必顧慮他人的想法,消費者更容易選擇提供及時快樂的選項。」

因此,在較暗的商店中,消費者的購物時間增長;在光線昏暗的餐廳,消費者還容易低估了自己點的事物份量。

光線的應用

研究人員表示,基於這項試驗,店家在販賣健康食物的時候,可以增加環境光線,「因為健康食物屬於『更加實用』的選擇。」相反的,蛋糕店等「享樂」食品,可以選擇較暗的光線。

另一方面,消費者在不同光線的環境中消費時,也可以留意光線,儘量避免自己受環境影響,造成衝動消費。

延伸閱讀:

一個單字 讓你記住憂鬱症的10個特徵

這個病容易被誤診成憂鬱症!要連看7位醫生才能確診

益生菌能夠治療憂鬱症嗎?科學研究告訴你

你知道重度憂鬱症的症狀是哪些嗎?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心理學家有了解釋~

從16棟建築認識「心理疾病」!原來它們長這個樣子…

參考資料:

Does dimming the lights encourage customers to spend more?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原網址:https://heho.com.tw/archives/18797
Copyright @ HEHO 更多健康:https://he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