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疼痛—-肛裂作祟?

對於許多肛裂的患者來說,每天一次的大便都如同用刑一樣。臨刑前需要反覆鼓勵自己,排便時集中十二分精力,氣沉丹田,力求精確控制每一分力,緩慢放鬆肌肉,徐徐增加腹壓,儼然有種高手過招的細膩,但是疼痛卻從不遲到,讓人心生沮喪!

到底怎麼才能治癒肛裂?以下四個問題,解答你的疑惑。

第一問:肛裂是什麼?

肛裂是發病率僅次於痔瘡的肛門常見良性疾病,多見於青壯年,女性多發。醫學上將肛管皮膚的全層縱行裂開並形成感染性潰瘍者,稱為肛裂(anal fissure),癥狀以肛門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為主要特點,多發於肛門的前後正中位,尤以後位多見,當肛裂位於肛管側方時,要注意患者有無Crohn腸病、結核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的可能。

第二問:肛裂病因有幾何?

現代醫學認為長期便秘及机械性損傷是導致肛裂的首要因素。肛裂疾病的高發,有其獨特的特點:

一、解剖學薄弱區域的存在:肛門外括約肌起自尾骨,沿肛管兩側包繞至前方匯合,因而肛管的前後方為肌束匯合處,相對薄弱。寬厚的肛提肌大部分包繞在肛管兩側,對肛管兩側再次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直腸末端自後向前與肛管相連,形成肛直角,排便時肛管前後方尤其是後壁承受更大的壓力,容易損傷。肛管后多為韌帶組織,血液供應差,一旦損傷不易修復,逐漸形成潰瘍。

二、損傷后感染:由於便秘、異物分娩或排便時過於用力等使肛門局部皮膚易損傷,繼發感染而成肛裂。肛裂的感染多原發於肛竇。濕疹皮炎、肛門瘙癢、肛竇炎、肛乳頭肥大、直腸炎等疾病使肛腺上皮內IgA分泌細胞減少或缺如,肛腺上皮呈扁平上皮化生,產生黏液能力降低,隱窩內非特異性防禦成分流失等都會破壞正常的腸道局部免疫機制,使感染更易於發生。

三、肛管狹窄:由於先天畸形、外傷或手術造成肛管狹窄,干硬糞便通過時容易造成肛管皮膚撕裂損傷,細菌入侵感染后形成潰瘍,日久形成肛裂。    

四、內括約肌痙攣:一些學者認為內括約肌痙攣是肛裂的原因,而不是肛裂的後果[1],即先出現內括約肌的痙攣,痙攣引起肛管高壓,從而產生排便困難,用力排便則使肛管皮膚被撕裂。無論因果,肛裂必伴有內括約肌的痙攣疼痛,造成血液供應差的結局,是肛裂不易癒合的重要原因。

第三問:肛裂癥狀知多少?

疼痛肛裂的疼痛獨具特色,呈周期性疼痛。排便那一刻是該周期的開始,大便通過肛門時,肛管擴張,撕裂、刺激裂口內暴露的神經,引發撕裂樣疼痛,或火辣辣的感覺,又或如刀割一樣。排便直接導致的疼痛會在排便后數分鐘減輕或緩解,稱之為疼痛間歇期。間歇期后,有一波更洶湧的疼痛在逼近……該疼痛高峰讓人望而生畏,而且可持續數小時。該疼痛是由於肛門括約肌在受到刺激之後產生的不自主的痙攣收縮所致,疼痛劇烈,難以忍受。肛裂的潰瘍甚至不需要因排便因素就可以受到刺激,咳嗽、噴嚏都可以引起疼痛。中醫稱肛裂為“鈎腸痔”。“鈎腸”二字,足夠形象,讓人不寒而栗!

便秘肛裂患者多有便秘的病史,便秘與肛裂互為因果,互相影響。由於懼怕排便時的劇烈疼痛,很多患者忍便不排,導致大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便質干硬。排便時更撕裂肛管皮膚而繼發感染,肛裂的疼痛又導致主觀上的排便恐懼,由此產生便秘——排便疼痛——忍便不排——大便乾燥——便秘的惡性循環。

便血便血通常不是肛裂患者就診的第一原因。肛裂的出血量通常不多,顏色鮮紅,滴血或廁紙染血,或附於糞便表面。感染后可見膿血及黏液。

注意:肛裂的臨床診斷並不難,但需注意與肛管結核性潰瘍、肛管皮膚癌、克羅恩病併發肛裂、潰瘍性結腸炎併發肛裂相鑒別,這些疾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扮豬吃虎,在你的身體里大肆破壞。

肛裂的五大病理改變

肛裂的臨床分期

肛裂的臨床分期並無絕對清晰的標準,多以癥狀、裂口情況及伴隨的病理改變分期。

第四問:肛裂應該怎麼治?

一、非手術治療

新近發生的肛裂多可採取保守治療,原則是軟化大便,保持大便通暢,解除括約肌痙攣,阻止惡性循環,促進潰瘍癒合為目的,不建議實用含蒽醌類瀉藥通便,其易產生依賴性,可選用滲透性通便藥物(聚乙二醇散劑、乳果糖、中藥)、容積性瀉藥等,中醫在肛裂的外治方面具有獨到的經驗,中藥坐浴熏洗、九華膏等外敷,都可達到不錯的效果。此外還有報道使用肉毒桿菌毒素注入肛內括約肌治療肛裂,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治療肛裂,都可以在醫師指導下嘗試,但是均達不到手術的治療效果。

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陳舊性肛裂的首選。迄今為止所報道的用於治療肛裂的手術方式達幾十種,但沒有一個通用的術式,眾多術式的共同點是通過解除括約肌痙攣來促進肛裂癒合。有學者認為切斷內括約肌是根治肛裂必不可少的條件[2]。

1.括約肌擴張療法

括約肌擴張治療肛裂的複發率為2.2%~56.5%,不能控制氣體或污染內褲的肛門自製功能障礙佔0%~39.2%,糞便失禁達16.2%[3]。本方法最大缺點是損傷內括約肌易導致大便失禁與肛周感染。

2.肛裂切除術

肛裂切除術,即后位內括約肌切斷術,目前仍是慢性肛裂伴有較多併發症患者的重要手術方式。

3.側位內括約肌切斷術

本法切口選擇避開前後正中線,在截石位4-5點處,做一長約2cm的弧形小切口,顯露內括約肌,並在直視下挑斷,可切開部分外括約肌皮下部利於引流,止血后縫合。本法具有癒合時間短,不發生鎖孔樣畸形的優點,但要求較高的技巧和經驗。

4.縱切橫縫術

本方法用於Ⅱ、Ⅲ期肛裂合併肛管狹小者,尤其對於缺皮性狹窄,一般縫合3-4針。

治療現狀

通過分析國內常用的治療肛裂的術式,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尚沒有可以治療一切肛裂的完美術式。德國Reinhard報道的一組大病例研究,肛裂患者併發括約肌痙攣者達91%,併發內痔者達88%,併發排便功能障礙者佔70%,併發肛竇炎症者達42%。鑒於肛裂的發生為多因素共同造成,且併發的病理改變複雜,單一的治療方法必定無法達到滿意效果,因此肛裂的治療也應該採用綜合療法。

術前可通過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蔬菜,必要時給予潤腸通便藥物,改善大便情況,解除大便對於括約肌的不良影響。疼痛明顯着局部應用止痛油膏或中藥坐浴(達到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等解決疼痛問題,並可採取適當的擴肛療法。對於肛裂、哨兵痔、肥大肛乳頭,可手術切除。術中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不同的切斷內括約肌方法,術後防止感染外,繼續術前治療,該綜合治療方法療效肯定,病人也易於接受。

歡迎關注書信肛腸醫生!這裡有淺顯易懂的醫理醫話,教你治病防病。專家門診:東直門醫院(周一上午,周三全天)。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xywy.com/

【其他文章推薦】

※ 想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台北中醫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