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更多人看到希望

 

人物小傳

第三屆國醫大師廖品正,是聞名遐邇的眼科中醫,志在為更多患者送去光明。求學時,老師曾告誡她:先諳熟內科,再循序以究眼科,則勢如破竹;若對內科尚未認識,而專習眼科,則見理狹隘,處方呆板。因此,廖品正也常教育自己的學生,要十分重視內科的學習。

出生於中醫世家的廖品正,在傳承上不遺餘力,在全國率先開辦中醫五官專業本科,並培養出我國第一位中醫眼科學博士。

“對光敏感嗎?刺痛感減輕了沒?”門診室內,廖品正說話不徐不疾,拿着病歷輕聲詢問着。坐在她對面的小孩子才十來歲,多年前因先天性腦囊腫手術使得右眼失明,去年又因為顱內手術導致左眼失明。“來廖老這裏看了3個月,左眼視力有1.0了,而且失明11年的右眼也有了光感,真的是奇迹!”小孩的家長欣喜地說。

今年81歲的廖品正,是聞名遐邇的眼科中醫。多年來,她利用中醫學方法醫治了成千上萬例眼科疑難雜症,是第三屆國醫大師。

秉承家學

立志將中醫傳承下去

1938年,廖品正生於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中醫世家,祖父為一方名醫。家庭的熏陶,讓她深刻感受到了中醫的魅力。“當時家裡的大廳也是祖父的診室,從小就看到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經過祖父治療轉危為安。”

廖品正回憶,小時候,堂妹得了天花、傷寒,病情很嚴重,原以為救不過來了,是祖父憑着精湛的醫術把她搶救過來。這件事給她的觸動很大。“我們當時是幾十口人的大家族,大病小病都由祖父診斷治療,他就是家庭的保健醫生。那時候就覺得中醫了不起!”廖品正說。

祖父去世后,有的患者不知情,依然來找他,看到中堂掛着的照片和花圈,流着淚說:“老人家走了,我們以後生病該怎麼辦?”這一情景讓廖品正深受感觸,更堅定了她秉承家學、將中醫傳承下去的願望。

1958年,廖品正以優異的成績從高中畢業,本有機會到一流名校的她,將志願填寫為成都本地新設立的中醫學院。“那是名醫輩出的時代,中醫老師都來自臨床,經驗豐富。學校首任校長李斯熾、中醫傷寒學家鄧紹先以及著名眼科專家陳達夫……他們除了要求學生必須學習和背誦中醫經典的內容,還會經常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講解中醫理論,讓學生們感受到中醫用藥的靈活。”廖品正說。

治療眼疾

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

1960年,水腫病在農村肆虐,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正讀大學的廖品正被派到四川雅安的山區除害滅病。大山深處,她白天為百姓診治,晚上在煤油燈下看書,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就查閱資料。

“那時候環境惡劣、缺醫少葯,貧困患者躺滿整個診室。”山區的艱苦震撼了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廖品正,而就地取材的中草藥、成本低廉的針灸等在貧困山區的醫療事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讓廖品正體會到中醫簡便廉價、服務基層的優勢,對中醫藥的感情也更深了。

1962年,正讀大三的廖品正得了嚴重的結核性腹膜炎,腹水嚴重。“學校讓我休學,但我不甘心。”廖品正找到中醫內科老師,老師辨證施治,陸續為她開了幾個方子,堅持吃了1年多的中藥后,廖品正的腹水消失了,結核性腹膜炎痊癒。

治療期間,廖品正仍堅持上課,聽得不全就晚上借同學的筆記補課。畢業留校后,她如飢似渴地鑽研中醫理論,幾乎每晚閱讀到次日凌晨。她不但潛心研讀經典,同時還摸索自編教材。

當時,我國啟動編寫第一部現代中醫大型綜合性辭書《中醫大辭典》。廖品正作為少數年輕編委之一,參與“中醫眼科”部分編寫。她深耕細作,為查閱眼科文獻,幾乎跑遍全國各地的大型圖書館。所有關於中醫眼科的資料,只要讀過,她都會認真做筆記,摘抄了近萬張卡片。

此後,廖品正主編了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統編教材《中醫眼科學》第五版――該版是迄今為止中醫眼科學教材中影響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部教材,不僅在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沿用至今,還深受海內外讀者的歡迎和推崇。

“治療眼科疾病,中醫和西醫各有所長。”廖品正說,白內障等需要做手術的疾病,西醫治療優勢明顯。但一些眼病在病情初期西醫無法治療。比如糖尿病眼病初發期,西醫只能從控制血糖入手,等病情嚴重后再進行激光手術,進一步惡化后就進行玻璃體切割、置換手術。而中醫在早期就可以介入。

科研傳承

交棒不忘再送一程

“我喜歡中醫,也喜歡教書。自己在研究的同時,很樂於將這些經驗和體會傳授給學生們。”廖品正認為,因為眼睛體積小,結構又非常複雜,所以眼科教學需要特別直觀。過去,無法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眼部構造,廖品正會把一些眼部疾病的狀態畫出來展示給學生。

在教學的基礎上,廖品正從無到有,在全國率先開辦中醫五官專業本科,並培養出我國第一位中醫眼科學博士。

古籍《原機啟微》記載:“目,竅之一也。光明視見,納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細,悉雲霄之高,盡泉沙之深,至於鑒無窮為有窮,而有窮又不能為窮,反而聚之。”廖品正常常為古人對眼睛深邃的認識而動容,她感嘆道:“眼睛的結構精細而脆弱,生理病理變化非常多,要把眼睛上的疾病都研究清楚,用一生都不夠。如果有來生,我還要選擇中醫眼科,為更多患者送去光明。”

“科研團隊一定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她表示,只有瞄準一個方向不斷深入研究下去,才能把課題研究透。“一個學科建設就像跑接力賽,每個人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要跑好自己那一棒。當你覺得自己的精力在減弱、速度在放慢時,就趕快交棒,併為接棒的人再送上一程,團隊的科研才能不斷推進。”她說。

求學時,廖品正的老師陳達夫教授常告誡她,諳熟內科,再循序以究眼科,則勢如破竹;若對內科尚未認識,而專習眼科,則見理狹隘,處方呆板。如今,同樣為人師表的廖品正,不僅也教育自己的學生要重視內科的學習,同時還對中醫眼科六經學說、內眼組織與臟腑經絡相屬學說等中醫內科理論作出了新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0日 13 版)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health.people.com.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東方女孩的笑容秘密牙齦美白

※ 80%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有的徵兆!

預防感冒出奇招!有種方法教你擋病毒

台中牙周治療能不能根治? 看看醫生怎麼說!

兒童牙齒鈣化治療怎麼做~

※暖冬感冒倍增!研究:紫錐花有助於增進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