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防疫有良方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抗疫實踐中總結出的“三葯三方”,積累了寶貴的抗疫經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提出了中醫藥預防扶正氣、避邪氣的方法,是中醫日常防疫可吸取的經驗。

扶正祛邪是中醫防治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指導思想。《黃帝內經》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裏的“邪”即中醫講的外在致病因素,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細菌、病毒等外界致病因素。中醫認為“氣”在人體內具有很多功能,既可以護衛肌表、抵禦外邪,也可以與入侵的邪氣抗爭、驅邪外出。故而可以將“氣”抵禦外邪的作用與現代醫學中的免疫力相對應。中醫在扶正氣以提高自身防病能力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方法,外用如芳香療法、穴位按摩保健、八段錦等導引操;內用如葯膳、代茶飲等。

香囊屬於中醫傳統的芳香療法、衣冠療法。《山海經》中就曾記載佩戴薰草防疫:“薰草, 麻恭弘=叶 恭弘而方莖, 赤華而黑實, 臭如蘼蕪, 佩之可以已癘。”周代已有佩戴香囊、沐浴蘭湯的習俗。到了漢代,名醫華佗就曾用麝香、丁香、百部等藥物製成香囊,懸挂在居室內,用來預防肺部疾病,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和“內病外治”理論。利用芳香藥物通經走絡、開穹透骨的作用,通過口鼻吸入和皮膚、經絡穴位吸收,疏通臟腑經絡體系、調節氣機,使氣血流暢、臟腑安和,增強人體免疫能力,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功效。

“肺開竅於鼻”,鼻是人體的重要門戶,“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疫氣傳播流行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呼吸道傳播,所以,守住鼻竅這一關是疫病防治的關鍵。辟瘟香囊一般採用芳香、燥濕之品。唐朝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多用細辛、乾薑、蜀椒等。推薦一份辟瘟香囊方:公丁香、蒼朮、細辛、藿香、艾恭弘=叶 恭弘各等份,磨碎入布囊,隨身佩戴。方中公丁香溫辛,溫胃散寒,驅蟲殺菌;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細辛宣通肺竅;藿香芳香化濁,和中止嘔;艾恭弘=叶 恭弘散寒祛濕,諸葯合用增強芳香辟疫之功能。

除了香囊,涼茶療法也是一大助力。涼茶是粵港澳地區傳統的民間養生防病飲品,常用復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多採用藥性寒涼和消解內熱的中草藥,消除夏季暑氣或冬日乾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在古代衛生條件下,南粵高溫多濕的環境,易產生傳染性疾病,而涼茶是南粵民眾在長期防疫保健的過程中智慧及經驗的產物,既體現了中醫養生理論的指導,又具有日常防病養生的簡便性,是融合中醫和葯膳理念的功效飲品。2006年5月20日,涼茶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藥湯劑法。在疫情防控中,根據疫情風險的不同,調整預防湯劑的配方,從早期的祛濕辟邪轉到以扶正為主,以便更適合大眾調理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日常服用。

提及補氣扶正的中藥材、中藥方,一味不得不提的葯是五指毛桃。五指毛桃又名南芪、五爪龍,味甘,性平,補脾益氣化濕,兼能平喘化痰止咳。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在臨床上非常重視五指毛桃的使用,“具有益氣不傷陰、補而不燥、葯食同源等特點,是補益之佳品”。其特性與北芪(黃芪)相比,性味更溫和,能避免北芪量大易燥的情況,更適合日常調理使用。

不論是香囊還是涼茶,都是中醫“治未病”預防原則的體現,是中醫簡便效廉的防病手段。通過中醫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把芳香療法、中醫外治法、涼茶療法等進行合理搭配組合,可以形成防疫的組合拳,利用中醫藥簡便效廉的優勢,提高民眾的免疫力。

(作者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health.people.com.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有一種毀容的方式,叫做「露齦笑

※ 想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提升免疫力你可以這樣吃!

※過敏一定得吃藥嗎?我想做過敏檢測要去哪裡檢查?

陰莖增大-自我訓練免費不花錢方法

台中隱適美矯正前後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