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梳頭時總會掉幾根頭髮,但究竟掉多少才算正常?當髮際線開始後退,是自然老化還是M型禿的前兆?台灣有超過300萬人正面臨掉髮困擾,其中雄性禿更佔了八成以上。了解正常掉髮與病理性掉髮的差異,才能及時採取對策。
正常掉髮量每日約在50-100根之間,洗頭時掉落的頭髮若在這個範圍內無需過度擔心。頭髮有生長周期,每天自然脫落是正常現象。可以進行簡單的拉髮測試:用拇指和食指輕拉一撮約50根的頭髮,若脫落超過6根,可能就要注意。
M型禿最明顯的特徵是前額兩側髮際線後退,形成類似英文字母M的形狀。這種掉髮模式通常伴隨著頭髮變細、變軟,頭皮逐漸可見。與正常掉髮不同的是,M型禿脫落的頭髮往往不會再長回來,或長出的頭髮越來越細。
家族遺傳是判斷M型禿的重要指標。若父親或祖父有明顯禿頭,自己出現類似掉髮模式時要特別留意。雄性禿通常在20-30歲開始顯現,但現代人因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有年輕化趨勢。
頭皮出油量增加可能是M型禿的早期信號。當毛囊對DHT敏感時,除了掉髮外,常伴隨頭皮過度出油。若發現頭皮油膩感加重,洗頭後不久又出油,加上髮際線變化,應及早就醫評估。
壓力造成的暫時性掉髮與M型禿不同。壓力型掉髮通常是整體稀疏,不會有特定區域的髮際線後退。且壓力解除後,頭髮大多能自行恢復。M型禿則是進行性發展,若不治療會持續惡化。
早期發現M型禿,治療效果越好。目前有口服藥、生髮水、低能量雷射等多種治療方式。保持健康作息、減少壓力、避免過度染燙,都能幫助維持頭髮健康。當發現異常掉髮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其他文章推薦】
把握兒童牙齒矯正6-12歲成長期
專業板橋植牙醫師推薦
兒童牙齒根管治療不用怕!看牙醫有小撇步
過40歲拉警報?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
板橋牙周病治療診所比較專業的醫生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