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已成為台灣高齡化社會的隱形殺手,最新統計顯示65歲以上長者超過50%正面臨關節疼痛問題。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影響行動能力,更嚴重降低生活品質。
醫學研究指出,關節軟骨隨年齡增長逐漸磨損是主要原因。膝蓋、髖部和手指是最常出現症狀的部位,早晨僵硬感和活動時疼痛是最典型徵兆。
許多長者誤以為關節疼痛是正常老化現象而延誤就醫。事實上,適當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物理治療師建議,水中運動和低衝擊有氧活動最能保護關節。
營養師特別強調,補充Omega-3脂肪酸和維生素D有助減輕發炎症狀。地中海飲食模式被證實對關節健康最有益,應多攝取深海魚類、橄欖油和新鮮蔬果。
體重管理是預防關節惡化的首要任務。研究顯示,每減輕1公斤體重,膝關節負擔就減少4公斤。維持理想體重能顯著延緩關節退化速度。
近年來,再生醫學為關節炎治療帶來新曙光。PRP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和幹細胞療法已成為熱門選擇,能促進軟組織修復,改善疼痛症狀。
居家環境調整同樣重要。浴室加裝防滑墊、使用長柄輔具、選擇有扶手的椅子,這些小改變都能大幅降低關節負擔。適當的休息與活動平衡是管理關節炎的黃金準則。
【其他文章推薦】
把握兒童牙齒矯正6-12歲成長期
專業板橋植牙醫師推薦
兒童牙齒根管治療不用怕!看牙醫有小撇步
過40歲拉警報?何時該看「不孕症」門診?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相關資料
板橋牙周病治療診所比較專業的醫生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