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健康的好處無庸置疑,但對於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特別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來說,如何開始運動是一門大學問。突然進行高強度運動可能對心臟造成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塞等危險狀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的建議,成年人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但對於長期久坐的上班族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這個目標需要分階段達成。第一週可能從每天10分鐘的散步開始,第二週增加至15分鐘,如此逐步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
運動強度的判斷可以透過『說話測試』來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時,您應該能夠說話但不至於輕鬆唱歌。如果已經氣喘吁吁到無法完整說出一句話,就表示運動強度過高,應該適度調整。
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在開始運動計劃前,建議先諮詢醫師意見。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評估心臟在運動狀態下的反應。同時也要注意運動時的身體訊號,如出現胸悶、頭暈、異常疲勞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就醫檢查。
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也很重要。對初學者來說,快走、游泳、騎固定式腳踏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運動對關節的衝擊較小,且容易控制強度。避免一開始就進行需要爆發力的運動,如舉重、短跑等。
運動環境的安全性同樣不可忽視。避免在極端氣候下運動,夏季應選擇清晨或傍晚時段,冬季則要注意保暖。隨身攜帶手機和必要藥物,並告知家人運動路線和預計返回時間。
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設定實際可行的目標,記錄每天的運動進度,找到運動夥伴互相鼓勵,這些方法都能幫助維持運動的持續性。記住,即使是少量的運動,只要持之以恆,對健康的益處也會逐漸累積。
【其他文章推薦】
板橋牙列矯正哪間診所?
預約板橋人工植牙專科醫師
固定假牙治療怎麼做~
想減肥天母有推薦的診所嗎?
隱形矯正用透明牙套真的有用嗎?
台北中醫減肥